延吉市治理社会公示语 打造生态与人文交织的边疆样板
延吉市深入实施“绿美延吉”攻坚行动,将社会公示语规范化建设与城市生态品质提升同步推进,通过多部门协同治理,集中整治街道、乡镇、社区、村屯的“社会公示语”,统筹打造“文明语言环境+绿色生态空间”的城市新风貌,走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生态与人文交融发展的创新之路。
高位推动,现场督导解难题。市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李虎带队深入公园、新兴、北山等6个街道开展专题调研。针对商户反映的“双语标识制作成本高”“老旧牌匾拆除难”“楼栋标识牌规范因责任归属不明确推进难”等问题,李虎现场协调自然资源局、住建局、执法局、民宗局等部门提出解决方案,并要求重点商业街区要立行立改,迅速打造社会公示语示范样板,为全市提供可复制的经验。
多部门联动,系统推进三大攻坚任务。一是全面规范楼宇标识体系,市自然资源局与住建局联合发力,前者对楼栋编号统一核查,后者开展胡同旧门牌整改,发现问题即改,实现楼栋街巷“亮身份”;二是构建双语标识标准化网络,通过“审建改”全链条管理,要求新建商铺经汉朝双语标识审核后开业,执法局牵头整改不规范牌匾,民宗局协调电业局优化电网设施标识,并引入住街企业提供低成本双语贴膜服务,在万益批发市场、开发区美食节等重点区域实施分步整改策略;三是开展城市视觉空间净化行动,市执法局专项清理“僵尸广告牌”,同步推进街巷立面整治,形成全域覆盖、重点突破的治理格局。通过立体化攻坚体系,既保障了民族语言文化传承,又实现了城市空间治理的精细化升级。
长效管理机制护航整改。推出延吉市牌匾设施审查平(https://pbsp.yjscgj.com),构建长效管理机制。商户可通过平台在线填报牌匾信息,由执法局审核规格、民宗局同步校验双语标识,并提供免费专业翻译服务。平台通过动态数据监测与智能预警功能,实现“线上申报-联审反馈-整改追踪”闭环管理,既保障民族语言文字规范使用,又为商户减负提效,持续巩固城市治理成果。
延吉市以“绿美延吉”行动绘就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新图景,通过语言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深度融合,不仅重塑了城市空间的双重维度,更在新时代发展坐标系中标注出边疆城市治理的创新高度。这种将文化符号与自然肌理交织共生的实践,既守护了民族地区的精神根脉,又激活了绿色发展的时代动能,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。当文明之花与生态绿意在这片热土上相映生辉,延吉正以“有形之绿”与“无形之美”的双向奔赴,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篇章,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树立起一座彰显文化自信、生态智慧的时代丰碑。
(撰稿:刘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