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济大学MTI研究生赴杨浦图书馆开展中英双语指示标牌监测活动
近日,我院MTI英语笔译研究生何佳颖、李紫涵、潘诗涵、苏欣、夏紫莹和阮敏,在指导老师陆颖和曹琪琳带领下,参加了杨浦区语委办和区文旅局联手组织的第28届推普周“啄木鸟”志愿者服务,深入杨浦图书馆开展中英双语指示标牌监测活动。
杨浦图书馆
杨浦图书馆前身为1936年建成的旧上海市图书馆,是当时“大上海计划”中的主要建筑之一。作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和国家一级图书馆,杨浦图书馆既是彰显城市记忆的文化地标,也是市民日常阅读与学习的重要公共空间,是杨浦区公共服务的重要窗口。因此,确保馆内中英文标识的准确与规范,既能够在细节之处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,也能对外展示城市形象。
活动准备
活动前,同学们做了充分的准备,事先对上海图书馆的中英文指示标牌进行了调研和学习,并对杨浦图书馆内的11处待更换标牌进行了初步的翻译核对。9月16日,同学们在馆方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来到现场,对馆内的标牌逐一进行对比核查,并对其中表述不当或拼写有误的部分进行了记录。
活动调研
馆方工作人员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馆内各类空间的日常使用情况,帮助同学们对标识所处的语境有了更加具体的理解,为中英文指示语的核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。除文献借阅区以外,杨浦图书馆内还设有多种公共空间,用于举办讲座、展览和各类文化活动,例如多功能厅和互动交流区。同时,图书馆在人文书房内增设了无障碍阅览服务专区,为读者创造更加友好的阅读环境;馆内的上海近代市政主题馆,则通过多元的展览形式,生动呈现了百年市政建设的历史脉络。
调研中,同学们积极展开讨论,结合实际使用场景选择最贴切的表达。遇到存在疑问,或者对翻译方式举棋不定的地方,同学们通过与陆颖、曹琪琳两位导师现场连线咨询,或拍照取样求证等方式反复推敲,确保最终译文准确、专业。
通过此次志愿活动,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图书馆内的标牌不仅关系到读者的日常使用体验,也直接影响了国际友人对城市形象的直观感受,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。活动过程中,同学们以认真、严谨的态度完成了标牌中英文翻译的核对与修订,拓宽了视野,积累了经验,并进一步坚定了将专业知识应用于服务社会,促进交流,提升城市形象的信念。